欢迎来到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政策法规
政策法规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法规 » 正文
石家庄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信用管理工作的通知
发表日期:2019-05-23

石家庄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信用管理工作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高新区、循环化工园区和综合保税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

    2018年5月份,我市城市综合信用指数得分72.58分,在全国36个省会及副省级以上城市中排名第35名,倒数第二,加上2016年10份的排名第34名,我市已被国家发改委约谈2次,如果再被约谈,将影响我市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省发改委要求我市年底前退出后10名,市领导要求尽快提高我市城市信用排名,对未按规定推动信用工作,违法失信案件较多,不按时报送信用信息的县(市、区)和市直部门每月进行通报,启动问责机制。为了切实做好城市信用管理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排名办法

    城市信用排名是国家发改委委托国家信息中心中经网,依据“全国城市信用状况监测平台”对全国县级以上659个城市在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司法公信四个领域的信用事件进行动态监测评价,每月排名一次、每季度召开一次座谈会。2018年5月份,北京市城市综合信用指数得分86.26分,排名第一,昆明市得分68.86分、排名最后,第一名和最后一名相差17.4分,排名相近的城市分差一般在一两分甚至零点零几分之间。因此每一个信用事件、每一分、甚至零点几分都严重影响我市城市信用得分和排名。

    (一)监测目的。方便有关机构及时了解和掌握全国城市信用状况,协助地方政府推进城市信用体系建设,关注信用建设中的薄弱环节。

    (二)监测对象。各城市的政府部门、企业、社会组织、司法机关等四类行为主体与信用有关的行为,包括制度建设与信用事件信息。

    (三)信息来源。包括“全国城市信用状况监测平台”收集和监测的1万多个互联网网站公开的信用事件和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芝麻信用提供的信用数据。

    (四)评价指标。国家城市信用排名一级指标5 个,满分100分,包括守信激励和失信治理(54分)、信用制度和基础建设(24分)、信用服务和信用创新(10分)、信用环境和营商环境(8分)、诚信文化和诚信建设(4分);一级指标细化为17 个二级指标,包括综合失信状况量化测评(25分)、严重失信事件监测评价(20分)、联合奖惩绩效测评(9分)、信用制度完善程度(8分)、信用服务及应用(8分)、信用信息公示(7分)、信用信息归集共享(6分)、金融生态环境(6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转换(3分)、诚信文化宣传和教育(3分)、个人信用建设(3分,直接加分项)、信用风险提示(2分)、营商环境建设(2分)、市场主体信用承诺(1分)、信用创新(0.25分,直接加分项)、重大诚信案例传播(0.5分,直接加分项)、失信治理绩效测评(-0.35分,直接扣分项)。

    二、存在问题

    (一)机构不健全。除市发改委、市工商局外,大部分县(市、区)、市直部门没有信用工作专职机构,信用工作往往由信息部门人员兼任,人员流动性大,致使信用工作力量薄弱,和业务部门脱节,不能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务。

    (二)没有联合奖惩案例,扣8分。各县(市、区)、各部门没有按照市政府《关于在行政管理事项中使用信用记录和信用报告的实施意见》要求,在办理行政审批、资金补助、政府采购、政府投资工程招投标、评先评优、资格认定等事项时查询信用记录或使用信用报告,没有形成联合奖惩案例。

    (三)严重失信案件较多,扣2.34分。我市被监测到的严重失信案件10件,包括无极县“敷衍整改”环保问题,皮革产业污染、危险废弃物随意排放问题,工业废液倾倒导致五人中毒死亡事故;赞皇县废弃食品厂生产假冒“脉动”案件;裕华区大众浴池未安装污染治理设施、扬尘污染明显问题,河北弘恩建筑集团拖欠农民工工资且拒不整改问题,建强路非法停车、非机动车道只剩不到60厘米问题;长安区谷某非法买卖疫苗案件;桥西区24中违规招生问题;藁城区5000万元非法集资案件。

    (四)发布“红黑名单”少,扣2分。除市税务局发布A级纳税人“红名单”,市法院发布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外,大部分县(市、区)、部门没有发布“红黑名单”。

    (五)没有开展信用承诺、信用修复工作,扣1.75分。各县(市、区)、各部门在办理行政审批、资金补助、政府采购、政府投资工程招投标、评先评优、资格认定等事项时没有组织引导市场主体开展信用承诺;在对市场主体实施行政处罚后,没有组织引导市场主体进行信用修复。

    三、工作要求

    (一)健全工作机构。各县(市、区)、各部门要健全信用工作机构、配备专职工作人员。工作机构人员配备情况、联系方式10月30日前报送市信用办。

    (二)加快信用制度建设。各县(市、区)、各部门要抓紧对照国家、省、市信用规划政策,健全完善信用联合奖惩、信用承诺、信用修复、失信治理制度,各项制度和制度建设情况10月30日前报送市信用办。

    (三)加强信用信息报送

    1.加强“双公示”信用信息报送。各县(市、区)、各部门产生的行政许可、行政处罚信息要在7个工作日内通过本地本部门政府网站公示,并按照市信用办为各县(市、区)、各部门设置的账号、密码报送至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2.加强“红黑名单”和诚信典型案例报送。县级以上国家机关尤其是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安监局、市食药监局、市税务局、市环保局、市住建局、市检察院、市法院等“全国城市信用状况监测平台”重点监测部门要积极按照国家、省主管部门制定的全国统一标准和地方标准认定相关领域“红黑名单”、选树诚信典型,并在7个工作日内通过本部门网站公示,同时报送市信用办。

    3.加强联合奖惩案例报送。一是市信用办要将各县(市、区)、各部门报送的“红黑名单”及时在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进行公示,并报送至国家、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供各地各部门共享使用。二是市县政府部门要根据国务院关于联合奖惩的要求在办理行政审批、资金补助、政府采购、政府投资工程招投标、评先评优、资格认定等事项时,率先查询使用“红黑名单”信息,对列入“红名单”的市场主体实施“绿色通道”、优先提供服务便利、优化行政监管安排、降低市场交易成本、加大宣传推介力度等激励措施,对列入“黑名单”的市场主体实施市场禁入、退出等行政性约束和惩戒措施。三是市县政府部门要及时归集联合奖惩典型案例报送市信用办。

    4.加强信用修复案例报送。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安监局、市食药监局、市税务局、市环保局、市住建局、市检察院、市法院等部门要积极鼓励失信主体通过主动纠正失信行为、消除不良社会影响等方式修复信用情况,失信主体认定部门可将信用修复情况作为失信主体退出“黑名单”和联合惩戒对象名单的重要参考依据。信用修复比例要达到行政处罚名单、黑名单、重点关注名单市场主体的10%以上,以上部门归集的信用修复案例11月底前报送市信用办汇总,推送至“信用中国”。

    (四)积极开展“诚信建设万里行”活动

    1.10月22日-28日期间,举办石家庄诚信建设万里行活动周。市发改委负责在“信用石家庄网站”建设“诚信建设万里行”专栏、举办石家庄“诚信建设万里行”宣传活动、组织1000家以上市场主体出具信用记录或信用报告。

    2.积极组织市场主体开展信用承诺。其中市税务局组织不少于3000家,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行政审批局组织不少于1000家,市安监局、市食药监局组织不少于100家的市场主体开展信用承诺,上述部门要将加盖市场主体公章的信用承诺书于11月30日前报送市信用办汇总,推送至“信用中国”网站。

    3.积极开展信用产品创新工作。市金融办、市住建局、市旅游局分别负责“信易贷”、“信易租”、“信易游”产品探索和创新工作,工作进展情况11月9日前报送市信用办。

    4.积极开展诚信建设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活动。各县(市、区)、各部门开展活动的总结、照片11月9日前报送市信用办。

    (五)加大宣传力度。各新闻媒体、各网站要加强对我市信用工作的宣传报道,尤其是对诚信事件的宣传推介;各县(市、区)要充分利用本地信用网站加大信用政策、信用动态、信用知识、信用信息、信用案例的宣传公示力度,市直各部门也要依托部门网站开辟信用工作专栏,加大本部门本系统信用工作宣传公示力度,为提高我市城市信用排名做出积极贡献。

    (六)加强督导检查。自2018年10月份开始,市政府督查室将会同市“双创双服”暨“4+4”现代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城市信用管理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通报,督查通报结果上报市委、市政府。对工作落实不力,失信事件较多,影响我市城市信用排名的县(市、区)和市直部门约谈主要领导。


    附件:我市城市信用工作重点短板项和责任分工



附件

                  我市城市信用工作重点短板项和责任分工



序号

重点信用短板项

我市情况

责任分工

1

联合奖惩案例情况

未报送国家“黑名单”联合奖惩案例及地方“黑名单”联合奖惩案例情况

市县两级具有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资金补助、政府采购、招投标、评先评优、资格认定职责的部门每月报送5条

2

信用事件公开量

近12个月内公开发布185条信用事件

各县(市、区)、各部门每月报送5条

3

信用风险提示情况

16条

市县两级具有行政处罚职责的部门每月报送1条

4

地方发布“红黑名单”情况

未报送

各县(市、区)、各部门按照国家、省统一标准认定“红黑名单”并及时发布报送

5

市场主体信用承诺情况

未公开

市县两级具有行政许可职责的部门及时报送

6

信用修复情况

未报送

市县两级具有行政处罚职责的部门及时报送

7

重点关注名单占法人企业比重

未报送

市县两级具有行政处罚职责的部门及时报送

8

失信治理绩效测评情况

未报送

各县(市、区)、各部门失信事件及时报送

9

创新性信用制度数量

未报送

各县(市、区)、各部门健全信用规划和行业信用建设政策制度及时报送

10

双公示数量

我市5万条

市县两级具有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职责的部门信息产生7个工作日内报送